内心敏感的孩子家长可采取的教育方式:1、作为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,呵护孩子的自尊心,多给予一些建议;2、家长不要过分职责孩子,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;3、家长要接受孩子的内心敏感,不要强行改变孩子的行为;4、教会孩子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,告诉孩子学会与人共情。
1、呵护孩子的自尊心
家长应通过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,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,用平等、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思想,在语言上要将命令式的口吻改为商量式的口吻,多给孩子些建议,而不是命令孩子做什么,要估计孩子的心理,不要总是逼迫孩子做自己不接受的事情,这样才能呵护孩子的自尊心,更有利于自然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。
2、不要过分指责孩子
作为家长,要引导孩子敢于面对挫折和缺点,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不要直接指出他的缺点来,要放大他的优点;实际上,优点和缺点都不是孩子自己的,都是我们家长加给他的品质,作为孩子来讲,可以选择优点,也可以选择缺点,家长要把孩子放到一个选择者的位置,引导孩子选择好的品质。
3、接受孩子的内心敏感
面对敏感的孩子,在思考那些应对技巧之前,首先要做的是接受他们、理解他们,将他们的敏感视为珍贵的天赋,而不是难缠的负担,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,发现其中的纠结、紧张、焦虑、痛苦,当然也有惊喜。
不试图改变他们,而是帮助他们善用自己的优点,帮助他们轻装上阵。敏感不是缺陷和问题,只是一种特质。这一观念,不但我们自己要接受,也要帮助孩子接受。千万不要强行改变孩子的敏感,简单粗暴、不计后果的“改造”,只会加剧他的敏感。
4、教会孩子与人相处的技巧
敏感终归是把双刃剑,它在打开孩子的认知和情绪触角的同时,也让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。高敏感的孩子对人对事常常共情过度、入戏太深,总是同理心泛滥,想要拯救所有的人,总是依赖他人的评价度日,自己却苦不堪言。我们需要为孩子指出健康的个人边界——只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,不对其他人的行为或情绪承担责任。
我们要告诉孩子,因为我们善于“共情”别人的感受和情绪、倾听别人的心声,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“天赋”去理解关心身边的人,但不受别人情绪的影响,不用别人的态度和评价“惩罚”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