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怎么复习

孩子白天接受了整整一天的教育,时间紧,任务重,很多只是还来不及好好消化。所以孩子很需要复习,通过复习,可以找到上课是没有留意的,可以弄明白不懂的地方,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拓展。但如果复习的时间安排不恰当,也达不到复习的效果。孩子怎么复习呢?

孩子怎么复习

首先,复习要及时

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,孩子们对学习内容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,如果不及时复习,一个小时以后,学习的内容只能保存44.2%,一天后只剩下33.7%,因此复习越及时,记忆的巩固率更高。所以当下课后,您的孩子如果能马上花一点点时间浏览一下课上学习的内容,那么记忆的保存量就会更多。

复习的时间是先多后少

当您的孩子学习一下内容之后,除了课后简单的浏览,每天放学后,要仔细的温习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,再去做作业。第2天需要把前面一天的知识点再复习一遍,时间可以减少一半,第3天的复习时间在第2天的基础上减少一半,每一周将本周所学的内容全面复习一遍。这样先多后少的复习节奏,可以让遗忘变得更慢,并且每一次重复的复习,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又会更深一层。

考前复习需做好计划

如果是专门针对考试的复习

第一,要复习基础的概念,定理和公式等,以及一些需要记和背的知识。

第二,对于过去做错了的题目,要及时翻阅一遍,或者重做一遍。

第三,不要企图将所有的知识点都覆盖到,而是要抓住重点,理清脉络,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。

第四,考前复习需要张弛有度,保持正常的作息,适当增加营养,以及一定的身体锻炼。

孩子复习注意事项

第一,复习一定要及时。学习不可能一挥而就地一次完成,只能依靠一次次或大或小、各有特点的具体的复习活动来逐步实现

第二,复习要始终指向自己的盲点和缺陷。学习是主体在与认知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,不断地蚕食对方、消化对方,以转化为自身结构和组织的过程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应该把矛头和精力始终指向那些未被自己消化和掌握的内容,而不应该徘徊在那些已经占领的区域,如此才能逐渐达到对知识的完整把握。

第三,复习一定要有计划。俗话说: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无论从事什么活动,要想获得有价值的结果,必须提前做好规划和设计,靠临时现打主意,随外部的条件和环境的随机安排,将很难把事情妥善处理好,计划的功能与作用便在于此。

第四,复习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时间。如每天上午十点左右,下午两点到五点之问等,都是高质量的时段,在这种优质时间里安排重要的、困难的等需要较大精力脑力的学习内容,而在疲惫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兴致不高等所谓的劣质时间段里从事一些诸如整理笔记,摘录报刊,检查试卷等低技术含量的或熟练性的工作,就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选择。

第五:复习要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

在复习过程中,最忌讳的就是将知识僵化地分解灌输给学生。采用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,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复习的兴趣,做到主动学习,乐于学习。

复习阶段学生压力大,情绪波动大,因此,要营造宽松的复习氛围,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,尊重理解学生,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给他们鼓励,帮助他们克服心理的障碍,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,激发他们学好的动力。此外,复习安排还要注意劳逸结合,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和负担,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,让每位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。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各科的配合。

亲子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,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,仅供阅读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,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、治疗为准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