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学习

1、不给孩子贴标签

什么是贴标签?举个例子,你喊孩子该写作业了,孩子没有去写作业,这是行为。因为他没去写作业,你说他偷懒,这就是评价、贴标签。

为什么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?

首先因为贴标签容易把问题扩大化,导致沟通失败。举个例子,孩子起床晚,家长说:“你太懒了,都几点了不起床,天天睡懒觉。”孩子很可能马上就能跟家长呛起来:“谁天天睡懒觉了,我怎么就懒了!”

其次,这会引发父母自身的焦虑,想想看,面对一个“不听话”“叛逆”“懒”的孩子,是不是听起来就焦虑?

再次就是在教育心理学里,有一种行为叫自我印象管理,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,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,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一致。

所以,家长一定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,特别是反面的。

2、沟通方式

家长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。有需求和请求直接表达,注意请求而非要求。

举个例子:“你这次数学没考好,假期哪儿也别去了,就在家好好做题!”这是要求。什么是请求呢?可以这样说:“宝贝,这次数学没考好不要沮丧,假期妈妈陪你在家一起做习题,帮你把成绩提上去怎么样?”这是请求,家长要提出具体、明确的请求,说明要什么,而不是不要什么。家长的请求要出于由衷的关心,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与尊重后,自然愿意配合。

3、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

每个人都会有情绪,当家长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、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时,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、被理解,自然愿意与家长多说一点,这对家长来说很重要,是很难得的机会,这样可以更加了解孩子,才能去更好地帮助孩子。

4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

应用五个小方法,亲子关系更和谐。

·提供用心的生活照顾,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父母所关爱。

·鼓励、肯定、赞美孩子,这是精神上的支持,是孩子愿意继续努力的重要动力来源。

·经常拥抱,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安全感。

·有效陪伴,制造和记录美好时光,让孩子有很多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记忆。

·美好的夫妻关系,孩子感受到父母相爱、彼此珍惜,才能真正学会爱。

亲子网收录的所有文章与图片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,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,仅供阅读参考。如有不适,建议立即就医,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、治疗为准。
返回顶部